分子生物学
IVD分子诊断
细胞培养与分析
抗体
蛋白研究
重组蛋白
细胞因子
高通量测序建库
病原检测UCF系列
生物医药
工具酶
抑制剂激活剂与常用试剂
仪器
耗材
Dual One Step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 Kit 辉光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
产品货号
产品规格
是否有现货
价格
下单数量
操作
11405ES60
100T
现货
¥ 1158.00
¥ 1260.00
加入购物车
11405ES80
1000T
现货
¥ 5858.00
¥ 8365.00
加入购物车
产品详情
FAQ
产品文档
已发表文献
相关应用
相关产品
产品详情
产品介绍

萤火虫萤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是一种分子量约为61 kDa的蛋白,在ATP、镁离子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能够催化萤光素(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波长为560 nm左右的生物荧光。海肾萤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是一种分子量约为36 kDa的蛋白,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催化腔肠素(coelenterazine)氧化成coelenteramide,在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波长为480nm左右的生物荧光。两种生物荧光都可通过化学发光仪进行测定。检测原理如图所示:

图1:萤火虫和海肾萤光素酶检测原理图

Dual One Step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 Kit是一种辉光型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和发光信号稳定的特点。本试剂盒中含有高纯度的萤火虫萤光素和腔肠素,在同一个样品中先以萤火虫萤光素为底物检测萤火虫萤光素酶,后淬灭萤火虫萤光素酶的萤光信号,并同时以腔肠素为底物检测海肾萤光素酶,实现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海肾萤光素酶作为内参,消除了因孔间细胞数量、转染效率不同等造成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相对于闪光型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 Kit(Cat NO.11402ES),本品具有以下优点:1)发光信号更稳定性,为实验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2)更符合高通量检测,无需依赖自动进样器,并且无需弃培养液、离心等步骤,大大的简化了实验流程。3)无明显刺激性气味。本试剂盒可用于多种常用细胞培养液:RPMI 1640、DMEM 、MEM-α、F12、DMEM/F12等,其半衰期均为2h左右(22℃),满足绝大多数高通量实验需求。

产品特色

信号稳定:半衰期长(达2h),非常适用于高通量检测,不用担心萤光信号淬灭的问题。

操作简便:只需要加样-读值,即可完成实验。

兼容性好:可用于多种常用细胞培养液,如RPMI 1640、DMEM 、MEM-α、F12、DMEM/F12等。

应用案例

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媲美进口品牌

Yeasen(货号:11405)荧光强度和稳定性与P进口品牌相当。

淬灭效果与进口品牌相当

Yeasen(货号:11405)检测试剂和萤光素酶相互作用,可获得较佳的发光强度,加入海肾萤光素酶底物后,萤火虫萤光素发光淬灭情况,淬灭效果与P进口品牌相当。


在不同培养基上能正常发光,且发光效果差异小于P进口公司

Yeasen(货号:11405)在常用培养基:DMEM、F12、MEMα、RPMI-1640中都可以正常发光,并且不同培养基中的发光效果差异小于P进口公司。



存储条件

-25~-15℃保存,有效期1年。

FAQ

Q: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中的两个底物是否需要避光的?

A:这两个底物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避光。保存的时候避光保存,更重要的保存条件是低温, 尤其是腔肠素,推荐-80℃保存。

Q: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时比例该如何进行优化与调整?

A:比例:根据具体实验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做预实验:如萤火虫载体与海参载体比例分别用 1:10、1:20、1:50、1:100。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发光值大于海参荧光素酶发光值的比例比较好

Q:萤火虫萤光素酶和海肾萤光素酶的作用及区别?

A:萤火虫萤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主报告基因。海肾萤光素酶(  Renilla luciferase  ):内参报告基因。

产品文档
COA
已发表文献

[1] Yang D, Liu A, Zhang Y, et al. Essential Role of CRIM1 on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 Goat. Int J Mol Sci. 2021;22(10):5323. Published 2021 May 18. doi:10.3390/ijms22105323(IF:5.924)
[2] Shen L, Ji C, Lin J, Yang H. Regulation of circADAMTS6-miR-324-5p-PIK3R3 ceRNA pathway may be a novel mechanism of IL-1β-induced osteoarthritic chondrocytes. J Bone Miner Metab. 2022;40(3):389-401. doi:10.1007/s00774-021-01308-0(IF:2.626)
[3] Chen B, Wang Y, Pei X, Wang S, Zhang H, Peng Y. Cellular Caspase-3 Contributes to EV-A71 2A
pro-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IFNAR1 at the Translation Level. Virol Sin. 2020;35(1):64-72. doi:10.1007/s12250-019-00151-y(IF:2.467)
[4] Yang J, Liu B, Xu Z, Feng M. Silencing of Circ_0135889 Restrains Proliferation and Tumorigenicity of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un 27]. J Surg Res. 2022;279:135-147. doi:10.1016/j.jss.2022.05.025(IF:2.192)

购物车
客服
电话
咨询